10月夸夸榜(上)
金秋送暖 以心暖
秋意渐浓,医患之间的温暖却从未降温。
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像一页深情的日记——
它记录着病房里的忐忑与坚守,
也承载着康复后的笑容与感激。
这一次,我们依然想与你轻轻翻开这些故事,
在字里行间,触碰那些被细心治愈的瞬间。
十月暖记,正在继续……
01
(产科)

【暖心守护 · 医路相随】产科医生为新生儿健康护航
一位刚经历分娩的新手妈妈,在住院期间被贺医生精湛的技术与温暖的人文关怀深深感动。出院后,她却因宝宝黄疸值偏高,在当地卫生院咨询后,感到迷茫与焦虑。
得知情况后,产科贺爱弟医生主动伸出援手,利用休息时间带她到我院新生儿科复查黄疸,并用通俗的语言耐心解释宝宝的情况,缓解了宝妈的紧张情绪。最终,宝宝在医生指导下暂时服药观察,问题顺利解决。
这份关怀,让新手妈妈倍感安心,特地送来锦旗,感谢贺医生不仅守护了她的分娩,更守护了宝宝出院后的健康。

深夜守护 为生命接力 | 医生凌晨奔赴手术室迎接新生命
近日,一位第三次剖宫产的孕妇在深夜23:30突发胎膜早破,情况紧急。接到求助电话后,本已下班在家的肖芬医生毫不犹豫,第一时间赶赴医院,全程陪伴产妇进行检查并紧急安排手术。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肖医生沉着应对第三次剖宫产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况,手术过程顺利,母婴平安。术后产妇恢复良好,家属感激不已,并于10月7日赠送一面锦旗。
02
(胃肠外科)

生命接力,仁心守护|多学科协作攻坚,危重患者终获新生
近日,一名鼻咽癌晚期刚做完化疗的患者,突发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感染性休克,生命垂危入住我院胃肠外科。急诊手术后,患者仍持续处于休克状态,病情极为棘手。
内分泌科主任颜勇华会诊后,凭借丰富经验,精准判断为“垂体功能减退症”。然而医院当时并无对应抢救药物。面对用药困境,药房副主任张芳艳紧急协调,多方联络,最终从邵阳成功调拨救命药品。
在长达28天的精心治疗与守护下,患者转危为安,最终康复出院。10月5日,患者及家属满怀激动地送来一面锦旗,以此向所有施以援手的医护人员表达由衷的谢意。

医患同心,情暖中秋|见证生命康复的温暖
肺栓塞患者阳先生在家康复情况持续好转,值此中秋佳节,他再次通过微信向曾挽救他生命的胡焕成、魏仁军医师团队发送红包表达谢意。这已是继9月首次感谢后,患者第二次以这种方式传递心意。
“看到患者一天天好转,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医护团队再次婉拒红包。但这份中秋团圆时分再次送达的感谢,已成为医患之间最珍贵的信任与温情见证。
03
(心血管内科一区)

多年守护,仁心如初|心内科获赠锦旗见证医患深情
三阁司镇的罗先生,自2020年起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多次往返于我院与长沙的医院之间求医。2021年7月在我科出院后,坚持在医生周文焘的指导下长期规范服药,病情持续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直至今年10月,罗先生才因病情变化再次入院。家属感慨道:“这么多年情况一直很稳,真的要谢谢你们的用心和负责!”10月9日,患者及家属将一面红彤彤的锦旗送到科室,表达对周文焘医生及医护团队长期陪伴与专业管理的诚挚谢意。
04
(康复医学科)

仁心妙手|针灸十五次治愈面瘫,患者感恩送红包被婉拒
近日,一名左侧面瘫患者在我院康复医学科完成治疗。原本需要20次(一个月)针灸的疗程,患者在王曦主任的精心治疗下,仅经十五次针灸便基本恢复,面部功能与外观均得到显著改善。
为表达对王曦主任医术和仁心的诚挚感谢,患者特意送上500元红包。王主任坚持医者初心,婉言谢绝。
06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

无声的感谢,有声的温情|七旬患者出院时留下手写信,字字暖心
10月7日深夜,70岁的邱大妈因突发咯血被紧急送入我院。经过急诊科团队的积极抢救和住院部7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咳嗽、咯血等症状逐步好转,顺利康复出院。
令人动容的是,这位不善言辞的邱大妈,在离开医院前默默将一封亲手写的感谢信交到医护人员手中,连说多声“谢谢”,便悄然离去。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质朴,句句含情,写满了对急诊科医护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区杨旭医生及医护团队的感激。
07
(脊柱骨病科)

仁心去痛,妙手回春|医生婉拒红包传佳话
近日,一位77岁的奶奶因严重腰腿疼痛、麻木乏力,长期行走困难,在我科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病。经详细检查,发现L4/5椎间盘向左突出压迫神经,是导致其痛苦的根源。
科室团队讨论后,于10月11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腰间盘微创手术,切口仅1厘米。术后患者疼痛麻木症状显著缓解,第二天即能下床行走,效果立竿见影。家属欣喜不已,为表感激执意给陈东医生发送300元红包,陈医生婉言谢绝。

这些温暖的故事,
是我们医院最美的风景。
每一份感谢,都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每一份认可,都让我们更加坚定。
下期再见,
更多温暖,正在路上!
资料提供:微信工作群
编辑:刘   婷
一审:周雅菁
二审:王永华
三审: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