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国百姓放心医院--隆回县人民医院欢迎你!
医院新闻
主页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牛!中年大叔外伤之后九死一生,隆回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鬼门关”前成功捞人

牛!中年大叔外伤之后九死一生,隆回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鬼门关”前成功捞人

发布时间:2025/8/12  浏览次数:35次

第1部分 医疗与技术

图片

8月7日上午,隆回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医护团队代表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锦旗上面一组排列得颇有特色的烫金大字在护士站温暖柔和的灯光下显得熠熠生辉——

图片

鬼门关捞人!多学科团队,

“赠:隆回县人民医院多科室医护团队合力抢救,鬼门关前捞人,牛”!

下方的落款是“患者xxx及家人敬赠”。锦旗上面的话语,不仅代表着患者及家属发自内心的深深感激,更是医患情深的最动人诠释!


事情还要从  两个多月前  说起:

中年大叔摔伤后神志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命悬一线

“58岁男性不慎摔伤,颅脑损伤合并脊柱、肋骨多发骨折!由当地医院紧急转诊至我院急诊!”

5月29日晚,急促的呼救信号撕裂了隆回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的平静。

“转送途中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侧瞳孔散大!高度怀疑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 接诊医护的心猛地一沉,这不仅是危重,更是濒死的信号!


图片

“滴嘟!滴嘟!” 救护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担架床飞速推入!当晚18:38分患者到达隆回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时已经是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至5mm,对光反射基本消失。 

2025夏天

图片图片

▲患者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术前CT提示中线偏移明显,脑疝形成,血肿呈混杂密度,考虑有活动性出血

瞳孔散大,是颅内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标志,提示患者颅脑严重损伤导致的“脑疝”正无情地压迫着患者的生命中枢,每一秒时间的流逝都在将患者推向深渊,患者生命之火随时可能熄灭!

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胸椎、腰椎、头面部、肋骨多处骨折的致命威胁以及左侧液气胸、右侧胸腔积液、双肺挫伤等等严重多发伤。

立即启动医院创伤中心、通知多学科会诊、30分钟内安排急诊开颅手术

立即启动医院最高级别创伤中心响应!通知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脊柱外科、胸外科、麻醉手术中心、影像科、输血科……所有MDT(多学科诊疗)相关学科,10分钟内急诊集结,多学科会诊!我们要抢在死神前面!”

图片

指令如战鼓般擂响!

急诊大厅的空气瞬间凝固,预检分诊、抢救单元、支援医护,所有人像上紧了发条。

没有半分犹豫,

创伤中心的绿色通道瞬间全开。

这不是演习,这是一场与死神竞速的实战!

镜头一

走廊里响起急促奔跑的脚步声,不同科室的专家从四面八方涌来,目标只有一个:为这位命悬一线的外伤患者,拼出一个生的可能!

图片

患者入院时已经神志昏迷、瞳孔散大,意识障碍程度较重,持续时间长,病情极其严重,非急诊手术没有生还希望。

评估、决策、沟通家属、术前准备……一系列复杂流程在高度紧张中并行推进。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在“黄金时间”内为这“九死一生”的伤者,劈开一条生路!

镜头二

图片

手术室的不眠夜:开颅手术的奋战与术后曙光

入院30分钟内,在取得家属理解与支持后,患者被火速推入手术室。隆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沉沉的夜幕中,点亮了生命的希望之灯。

图片

画外音:

患者入院评估完成的那一刻,时钟便进入了残酷的倒计时。基于“脑疝”的致命威胁和“非手术即死亡”的严峻判断,医院创伤中心机制全速运转!从明确诊断、完成关键术前检查,到与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得手术同意,再到患者被精准推送至手术室——全程严格控制在30分钟之内!

从濒死边缘到手术台,隆回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展现了惊人的响应速度。

面对深度昏迷、瞳孔散大的危局,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夜色中披挂上阵,打响了抢救生命的关键一役。

深夜手术室:一场颅内的“拆弹行动”

图片

无影灯下,深夜鏖战!

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早已严阵以待。手术台上,一场与颅内“定时炸弹”的较量旋即展开:

“右侧开颅探查+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清除”——这一连串专业术语背后,是一场持续数小时、分秒必争的颅内“大扫除”与“修复工程”。

 图片

精准打开颅骨,直面损伤核心;小心翼翼地清除压迫脑组织的致命血块,减轻对脆弱脑组织的挤压;精细缝合硬脑膜破损,防止脑脊液外漏,降低感染风险;

颅内压探头置入:将监测“生命晴雨表”的关键传感器植入颅内,为后续的重症监护提供实时、精准的颅内压数据,指导治疗。

手术一直持续至深夜。术中,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网络时刻捕捉着患者心跳、血压、血氧等关键信号的每一点波动,麻醉医师严密调控着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输血支持如同生命之泉,及时补充流失的血液,维持着循环的稳定,对抗着失血带来的风险。

图片

当手术顺利结束,时间已近凌晨。术后即刻查体显示:双侧瞳孔均缩小至约2mm较入院时散大有所改善,提示经过及时手术,脑疝解除。患者带着气管导管(保障气道安全与呼吸支持),在严密的监护下,被安全转运至重症医学科(ICU病房),等待他的是下一阶段更为复杂的生命支持与功能修复之战。

扛过ICU监护的漫长煎熬以及脊柱外科第二轮手术的再次考验

首轮开颅手术的成功,只是惊涛骇浪中的第一块浮木。带着气管导管,患者被小心翼翼地护送至医院重症医学科——这趟从鬼门关折返的旅程,刚刚走完惊险的上半程。

图片

医院ICU病房里,时间被拉得漫长——“呼吸机”是他暂时借来的“肺”,规律地泵送着生的气息;患者身上密密麻麻的管线如同生命的藤蔓,连接着监护仪,将每一次心跳、每一缕血氧的变化,化作屏幕上跳动的曲线,牵动着所有医护人员的心弦。

图片

“抗感染”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强有力的抗生素是冲锋的号角;“护脑”是精细的微雕,每一次颅内压的调控都如履薄冰;“维持内环境平衡”是复杂的交响乐,水、电解质、酸碱度在医护的精准计算下维持着微妙的和谐。解痉、平喘、化痰、护胃……每一项对症支持,都是对抗死神侵蚀的堡垒。

 镜头三

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脊柱外科的专家们,每日进行着雷打不动的多学科会诊,在床旁低声讨论,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细微的变化调整着作战计划。护士们24小时不间断地守候,翻身、拍背、吸痰、记录,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坚定,她们用无微不至的照护,为他羸弱的生命之火遮风挡雨。 

图片

当患者扛过了脑水肿的高峰,扛过了肺部感染的侵袭,扛过了日夜颠倒、不知晨昏的混沌时光。生命体征,在无数双眼睛的守护下,终于艰难地、一点点地趋向平稳。

 图片

然而,战斗远未结束。那多处骨折的身体,尤其是腰椎L2椎体的严重骨折以及有可能引起的对马尾神经的损伤,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若不解除,在引发患者大小便失禁的同时,也许会剥夺他重新站立的可能。

第二轮手术:刀尖上的舞蹈

图片

6月5日上午,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再次披挂上阵,患者在入院一周后重新迎接第二轮手术挑战。

“L2椎体骨折切开、复位、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及内固定”——这串专业名词的背后,是刀尖上的舞蹈:要在脆弱的神经丛林里小心穿行,为被压迫的脊髓“松绑”;要将碎裂的椎体重组,如同修复一件稀世瓷器;再用精密的钢钉钢板,为脊柱筑起坚固的“钢筋铁骨”。

 镜头四

图片

无影灯下,是屏息的专注,是毫米级的操作。汗水浸透了手术衣,但手中的器械稳如磐石。

患者再次扛住了这一轮手术!当最后一枚螺钉稳稳嵌入,宣告着又一场硬仗的胜利。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患者与医护团队共同创造的、向命运宣战的勇者勋章!

图片图片

带着这份胜利,患者再次回到ICU的怀抱,继续接受精心治疗。当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转入医院神经外科普通病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这场由多学科接力、患者以惊人毅力配合的生命保卫战,已经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图片

ICU的坚守与多学科的精准突击,共同铸就了这场“鬼门关捞人”奇迹中最惊心动魄的章节!

从ICU到普通病房,

再到平安出院,

这段用坚韧和守护共同书写的重生之路,

每一步都掷地有声。

2025夏天

图片图片

8月7日上午,带着医生的谆谆嘱咐,带着对医护人员的深深感激,患者平安出院。

文:龙图娟

部分图片及资料提供: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  重症医学科

编审:宣传科

二审:王永华

三审:王小军

------分隔线----------------------------

-- 爱院  敬业   奉献   创新 --

急救电话:0739-8239120    直接拨打:120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0739-8156159
胸痛中心电话:0739-8244613    17873970120
卒中中心电话:0739-8244651    19873385681
医院地址:隆回县桃洪镇朝阳路132号

关注订阅号查看最新动态

医院在线挂号与缴费

Copyright  © 2013-2025 WWW.LHXRMYY.COM  隆回县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隆回视窗 
  湘公网安备 43052402000166号
湘ICP备14005830号    前置审核批文:湘卫网申字(2014)第035号